國 家密集出臺儲能扶持政策 2016年是儲能元年
近期,國 家密集出臺了多項儲能扶持政策。一些機構認為儲能大規模產業化時點到來,有人甚至喊出,2016年是儲能元年。儲能行業果真到了爆發臨界點嗎?
國 家工信部21日對外下發《中國制造2025—能源裝備實施方案》。方案明確目標,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并開展示范應用;制約性或瓶頸性裝備和零部件實現批 量化生產和應用。儲能裝備作為 15 個領域的能源裝備之一被入選,具體包括抽水蓄能、壓縮空氣儲能、飛輪儲能、液流電池、鋰電池、超級電容器等方面。
去年以來,我國陸續出臺多項支持儲能發展政策,近期尤其密集:5月25日,九部委聯合出臺的《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意見)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 間將全面推進北方居民采暖、生產制造、交通運輸和電力供應與消費等 4 個領域的電能替代散燒煤、燃油工作?!兑庖姟诽岬嚼蠓骞葍r差的政策預期。申萬宏源研究員認為,“電能替代”彈性的是儲能板塊。分析人士認為,拉大峰 谷價差,為儲能板塊提供了商業模式。
6月7日,國 家能源局又下發《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“三北”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(市場)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》。通知鼓勵“三北”地區發電企業、售電企業、電力用戶、電儲能企業等投資建設電儲能設施。一家產業研究機構算了一筆經濟賬后認為,儲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,可以大大縮短項目投資回收期;儲能正在進入商業化提速的階段;儲能時代已經來臨。
儲能技術是指電能源的儲存。電力是即發即用的產品。而儲能技術可以把多余的電力儲存起來。受制于自然條件的光伏發電和風電,特別需要儲能技術來建立電力“蓄水池”。 但是,由于技術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,儲能市場一直局限于通信等領域。實際上,儲能在可再生能源、微電網、充電樁、智能電網等領域都有巨大的潛力市場,只 是受制于經濟性一直沒有大規模釋放。
長江證券認為,隨著我國陸續出臺多項支持儲能發展政策,國內儲能發展有望逐步進入快車道,裝機規模有望快速增長,儲能電池、系統等相關企業將明顯受益。
中國電池網創始人于清教認為,由于通信基站投資增加、光伏入網、分布式儲能政策放開等因素,未來幾年,儲能將加快大規模應用。不過,也有部分人士不太樂觀。記者電話問詢了兩家準備上馬儲能項目的大型企業,一家終于放棄,一家稱項目推進較慢。一位不愿具名人士提出,目前中國儲能商用化面臨儲能成本偏高、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不健全、儲能技術路線不成熟、缺乏儲能價格激勵政策等幾大挑戰,需要國 家進一步出臺扶持政策。
而光伏界一位人士認為,儲能在國內有一些示范項目,但大規模商用還受制于技術和經濟性等因素。